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主办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673-9590
国内刊号:21-1550/U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9763 人次
 
    本刊论文
浅议加强交通行业农村公路资金监管的途径

  [摘要]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针对交通行业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及流动频繁等特点,就农村公路资金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和手段,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论文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监管措施

    一、规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农为邦本,农业是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战略产业。德州是农业大市,“三农”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可以说,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实施农村公路改造,是巩固基层政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实施,使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可以大大提升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监管,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农村公路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可以强化财务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保障农村公路资金的健康安全运行,及时有效的防范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切实把农村公路财务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直接把资金支付给施工单位,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防止了项目单位层层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杜绝了施工单位拖欠施工款的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改进管理手段通过管理出成效、促发展,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佳的使用效果,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同时,我市也形成了独特的“德州模式”,既有效确保了工程质量,又有效确保了工程建设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营,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一、延伸发展项目法人制度,为加强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奠定制度基础

    德州市属平原地区,在公路建设中基本没有就地取材的优势,砂石料、石灰、沥青等主要原材料都依赖长途运输,按照四级路的路面结构标准,平均每公里的路面工程造价在12至14万元左右,除了省交通厅每公里补助的7万元(德城区每公里4万元)外,需地方每公里再配套5至7万多元。三年内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全市需改造建设13600公里农村公路,平均每个县(市、区)每年需筹集配套资金2000多万元。为了充分调动各县(市、区)建设农村公路的积极性,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并保证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我们根据农村公路的建设实际和工程资金管理的特殊要求,延伸发展了项目法人制度,独创了市县两级建设业主负责制度,即由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市级业主,负责省补资金、市政府“以奖代补”资金的落实和发放;由县(市、区)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为县级业主,负责地方配套资金的筹措和落实,支付全部工程造价中除省补资金以外的一块资金。签订合同时,两级业主的法人代表共同作为甲方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工程计量支付时,两级业主同步按照计量支付文件,将省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足额支付到施工单位。这项制度的确立,不仅解除了施工单位“干完活拿不到钱”的后顾之忧,有效保证了施工单位的稳定性,提高了施工单位继续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而且达到了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专人管理的资金管理要求,防止了截留、挤占和挪用工程建设资金问题的发生,确保了工程建设资金的安全运营。

    二、多措并举,筹集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为了确保不加重农民负担,落实配套资金,我们从实际出发,采取了六条扎实可行的筹资措施。

    一是列入市县财政预算。每年由市财政列支12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年底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考核评比指标,将资金发放到各县(市、区)。同时,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每年从财政列支不少于200万元,再从车船使用税、农业税及其附加中每年列支10%的资金,作为地方配套资金,用于工程建设。

    二是对施工单位营业税实行即征即返。按照有关法律确定的税率标准,要求施工单位上缴营业税。所征营业税由市县两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投资比例分别代征,统一上缴同级财政,财政部门对所征税额即征即返,作为市县两级政府的财政投入,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三是用足用好农村“两工”。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经市减负办审批,把“两工”适当集中使用,并与全市各项工作统一考虑,优先用于路基土方和小桥涵工程。

    四是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动员广大农民群众,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看作是自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大机遇,关心、支持工程建设,并鼓励单位、企业投资和个人捐资。另外,积极督促引导各县市区设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将社会捐助和拍卖公路桥梁冠名权、路树所有权、路边资源开发权所得资金及“一事一议”所筹资金等纳入基金,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沿路土地经营权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了2000多万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建设。

    五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对按期优质完成计划而省补资金暂不到位的,我们积极协调金融部门,贷款将省补资金提前到位。各县(市、区)政府针对财力相对较弱的实际,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贷款筹集了大量配套资金,保障了工程顺利实施。

    三、加强资金监管,保证建设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为确保建设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把各项建设资金全部用到刀刃上,并保证工程资金专款专用,向人民群众交个明白账。我们从建立完善严格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入手,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根据山东省交通厅《农村公路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结合德州市农村公路建设实际,制定了《德州市农村公路资金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把资金管理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切实杜绝了用农村公路改造资金建设县城、乡镇外环路、出口路和新规划的开发区街道的苗头和做法。

    二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构。为了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我们从市局财务审计科和直属单位抽调了三名具备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组建了德州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计划财务科,负责对中央、省补助资金和市政府投入的各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并负责对各县(市、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审计、监督和业务指导。各县(市、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也抽调当地财政、审计部门的专业财会人员,组建了计划财务科,负责地方配套资金的统一管理。通过建立健全上下统一的财务管理机构,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专项管理,为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安全运营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是按项目设立专户,对资金划拨和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在资金拨付时,严格规范了资金审批程序和手续,根据施工单位完成的工程量和监理、业主及施工单位三方签字认可的计量支付证书进行拨款;工程完工后,经省市验收合格,除扣留质量保证金后,将中央和省补资金全额拨付到施工单位;缺陷责任期满后,按合同支付剩余的质量保证金。

    四是进行严格审计。项目建成后,我们从各县交通局的财务审计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对所有项目以县为单位进行交叉审计,保证了中央和省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工程建设,有效防止了套取补助资金和从补助资金中提取管理费的做法,同时,也督促地方政府及时将配套资金拨付至施工单位,维护了施工单位正当的经济利益,提高了施工单位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有效防止了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也有力杜绝了建设单位拖欠农民征地拆迁费问题,切实做到了“两不拖欠”。

    五是严格进行考核。为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及时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把省奖励资金和市政府“以奖代补”资金发放得公开、公正、公平、合理,我们制定了《德州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奖励考核办法》,对各县(市、区)的工程组织管理、规划设计、工程质量、计划执行、资金管理、养护管理、综合管理等七方面工作,按千分制进行考核,其中,资金管理占200分,重点对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和地方配套资金支付到施工单位的实际到账率进行考核。《办法》规定,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和地方配套资金支付到施工单位的实际到账率各占100分,其计算公式为:实际到位资金数额/应到位资金数额×100%、实际支付到施工单位的资金总额/应支付到施工单位的资金总额×100%。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实际到账率乘以考核分数,即为资金管理工作的实际得分。就某一县(市、区)而言,尽管其他工作得分较高,但如果因资金“两率”较低,其总分将会大受影响,排名甚至跌至最后几名。各县(市、区)为在年终评比中获得好名次,最大限度的争取上级奖励资金,不得不加大地方配套资金筹措和落实力度,从而在客观上有效保证了工程建设需要,推动了工程顺利实施。

    六是建立以审计监督为主体的立体化监督网络。为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党政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监督作用,我们在积极邀请各级审计、监察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进行审计监察并向社会公布资金使用情况的同时,也积极邀请各级党政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记者到各工地进行检查、巡视和督导, 检查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工程建设建言献策。这种立体化的监督网络,不仅使各项建设资金处于“阳光化”的监督之中,也有效保证了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富民工程。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我们决心不断改进工作,强化管理,提高水平,继续推动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铺路架桥。

    参考文献

  [1]叶文君,于晶。财政支出管理模式探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8(15)。

  [2]李寿文,黎文靖,谭劲松。“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会计”研究会综述[J].会计研究,2004(2)。

  [3]黄荔。论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J}.福建建筑,2004(4)。

  [4]黎小迪。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2)。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大连交通大学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大连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